今年五月上中旬旱情严重,月平均降雨量较历史同期减少43% 。又逢小春作物收割,大春作物种植的关键时期,争抢水源成为焦点问题。此时也正是猕猴桃果实快速膨大期,如果缺水,会造成午后叶片萎蔫下垂,果实生长停滞,严重的会导致营养从果实回流树体,果实失水,形成生理落果。
面对重大旱情,公司的水肥一体化系统七个首部马力全开,每两天时间可以把2450亩种植面积轮灌一次。同时采用机井蓄水和夜间蓄水夜间浇灌的方法减少和所在地农民争水的矛盾。通过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挖土探根相结合,对于地表下每15厘米间隔的三层土壤湿度进行实时监测,系统自动决定浇灌时间,从而保证了土壤湿度达到60%以上,有效地减少了旱情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德阳川大产业研究院的鼎力推动下,川大水利学院的崔宁博教授团队和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拟对猕猴桃适宜土壤的物理学结构、水动力学和根系吸收规律开展合作研究,从而可以更加科学准确的掌握每一个地块的土壤含水量和更适宜猕猴桃这种作物生长的浇灌模式,兼顾旱情和涝害建立土壤孔隙度、持水量等数据体系,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